世间万物,水有源,木有根,人莫能例外。族之有谱,犹国之有史,名称虽曰不一,体裁亦各有别,而其理则大致相同也。国之有史,所以明兴衰更替之因;族之有谱,所以思木本水源之恩。
吾族权氏,出自子姓,以国为氏,本颛顼高阳氏之后。商汤廿三帝武丁之后有被封于权者,建立权国(今湖北省当阳东南)。春秋楚武王破权国,遂迁至那处(今湖北荆门),不久又为巴国所灭。权国贵族子孙以国名为姓,乃成权氏。而后,秦扫六合,楚灭,权姓子孙迁至陇西天水,迄今数千余载,繁衍几遍天下。
族谱失传之憾
惜我甘肃陇西权家湾镇深沟平道下权氏家谱迄经百年变乱,早经失没。然由于多种原因未能续普,据父老长辈传闻,谓自今天水武山平道下迁来(迁来时间待考证)。
今吾辈乃平道下权氏之后,每每祭扫先辈之坟冢,想我平道下权氏先祖,跋山涉水来此土,斩棘拓荒,建宅修舍,人杰地灵,亨运畅达,恩德厚重,耕读传家。尝闻木有本,本固枝荣,根深叶茂;水有源,饮水思源,源远流长。每每念及此,常为我平道下权氏家谱遗失未续,致使后人不知家族之根源,族众不知先祖之艰辛而日夜嗟叹,忧思难寐,唯恐长此以往,列祖之英名遗忘于历史长河,列宗之伟业埋没于九泉之下矣,岂不悲乎?
重修族谱之缘
今欣逢盛世,社会和谐,国家昌盛,物阜民丰;适逢全国权氏后人寻根问祖,祭祖探亲,对重修族谱家谱极为关切,足见权氏后人怀乡敬祖之心。因此在家伯耀祥的极力倡导下,动员父子两辈共六人:鹏飞、耀杰、德贤、宗贤、叶、宗林,组成平道下家谱编撰委员会以续修家谱。余在家伯耀祥的委托及家族长辈兄弟的协同下,为唤起族人敬先祖之仁德,仰先祖之贞孝,学先祖之勤劳,崇先祖在天之灵,承先启后,继往开来,斗胆为我平道下权氏家族修谱立传,以缅怀先祖,昭示后人,团结族人,孝亲敬祖;和睦乡里,奋发图强!是为余及族人之夙愿也。
谱牒体例之设
余等曾与长辈族人多次切磋,推敲谱例,研讨体裁,确定吾族谱牒为七卷分叙式,即卷一序言概述,卷二堂号家训,卷三大事年表,卷四世系考图,卷五坟冢图录,卷六人物简介,卷七历史缩影。各部分独成体系,明其一端,又相互印证,合而为一。余不敢假托以失真,亦不敢借重以矜美,谨以祖宗实迹纂辑成册,以昭伦序,以传后世而已。
修谱历程之记
此次修谱,始于二零一八年岁次戊戌冬十月,为五世孙耀祥之倡导。余等整理祖辈遗稿,并赴武山、通渭各地搜集口碑史料,约见宗亲族人完善家族信息。今之修谱,虽高祖之前已无从详考,其后犹可记叙,姑就所知所闻,详祖宗爵讳,记子孙行名,叙纂大略,以冀录刊。但余等德薄识浅,狂瞽之见,在所难免,惟望合族兄弟子侄及后世子孙共同斟酌焉。
后世传承之嘱
(注:鉴于家族成员多位供职于国家机关、事业单位、企业单位,散居于各地(新疆、酒泉、兰州、陇西等),故新谱印刷每户一本,以便了解家族渊源,共享先人之荫泽。
为及时完善修补家谱信息,吾辈在该次第一版建议后人每10年左右修缮一次家谱。)
戊戌年十月廿三日(公元2018年11月30日)平道下权氏六世孙宗林拜序